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研究/張晶,李彬,戴朝波
《電網技術》2017年第7期:2055-2063
解決的問題
首先梳理了國內外標準的進展和應用現狀。采用國際組織及機構的先進理念、方法和工具,描述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概念模型和參考框圖。遵循系統性、繼承性、擴展性原則,從智能電網、特高壓及新型輸電、清潔能源以及電網互聯這四個方面,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的層次結構及體系表。分析了技術領域的標準需求,列出了其相關的標準系列。最后,結合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未來發展,給出了標準化工作建議。
重點內容
基于智能電網、特高壓輸電、清潔能源和電網互聯相關標準的研究成果,遵循系統性、繼承性、擴展性原則,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架構,按照專業方向、技術領域、標準系列等層級介紹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的構成和內容。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標準制定提供了規范與框架。
創新點
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領域劃分方法,結合領域之間的能源信息交互理論,構建了支撐智能電網、特高壓、清潔能源、電網互聯的全球能源互聯網交互分域概念模型。基于導向性分支標準演繹方法,搭建了由專業、技術領域、標準系列和具體標準等不同層級所構成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架構。
結論
全球能源互聯網能實現清潔能源在全球能源的優化配置,保障互聯電網經濟高效運行。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是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必不可少的技術基礎。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是指導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制定的一項戰略性、綱領性工作,是全球能源互聯網技術標準的頂層設計。
本文成果可以指導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和建設中的標準制修訂工作,避免標準交叉重復,提高標準化工作效率,支撐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和全球能源互聯網合作發展組織的標準化工作,支撐“一帶一路”能源電力的互聯互通,為下一步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化工作指明了方向,為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互聯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做出了努力。
后續研究方向
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化工作尚在發展階段,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涉及范圍和領域較為廣泛,體系還需要不斷補充和完善。后續研究將對現有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各技術領域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研究,從而逐步提高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在世界范圍內的接受度。
參文格式
張晶,李彬,戴朝波.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研究[J].電網技術,2017,41(7):2055-2063.
Zhang Jing, Li Bin, Dai Chaobo .Study on standard system for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7,41(7):2055-2063(in Chinese).
相關文獻
孫宏斌,郭慶來,潘昭光,等.能源互聯網:驅動力、評述與展望[J].電網技術,2015,39(11) : 3005-3013.
馬釗,周孝信,尚宇煒,等.能源互聯網概念、關鍵技術及發展模式探索[J].電網技術,2015,39(11) : 3014-3022.
馬君華,張東霞,劉永東,等.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研究[J].電網技術, 2015, 39(11) : 3035-3039.
團隊介紹
研究團隊承擔了國網公司科技項目“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研究”。 該項目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國網信通產業集團、華北電力大學和東南大學共同參與。研究成果內容已納入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編制的《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體系研究報告2018》,并于2018年3月28日—29日在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上正式對外發布。項目于2018年7月通過國網科技部組織的驗收,獲得了驗收專家組成員的一致好評。該項目成果全面支撐了國家電網公司技術標準體系的建設,為今后全球能源互聯網標準化工作指明了方向,為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互聯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做出了重要努力。
(來源:電網技術)
上一篇:陳海生:中國西部儲能發展形勢及政策環境 西部儲能項目已占全國25%
下一篇:三大主因拉動我國用電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