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由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業委員會和蘇州熱工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核電廠冷源國際研討會”于2018年10月17-19日在蘇州成功舉辦。來自國家能源局、中國廣核集團、國家能源局中國核電發展中心、中國能源研究會、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學術委員會、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局東海監測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亞洲漁業聲學學會、日本佐賀大學、長崎大學、臺灣東華大學、韓國人類與海洋生態研究實驗室、廈門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國內外核電及海洋領域60多家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大學共計180逾人參加了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緊緊圍繞冷源安全這一中心議題,綜合核電廠冷源安全工程設計、冷源安全技術研究和運營管理等議題,深入分析核電廠冷源安全面臨的挑戰,共同探討管理措施和技術方案。本次與會的國內外專家學者從各自研究領域和核電運營工程實踐,深入交流和分享了對冷源安全現狀和風險的研究成果,并從海生物規律、海洋生態、核電安全、工程設計、技術和管理改進等方面為提升冷源安全獻計獻策,如從核電冷源生物災害發生特點、水母暴發成因及機理分析、核電廠取水致災生物監控系統、核電廠冷源安全可靠性提高技術研究與應用、冷源安全管理提升措施、海南昌江核電和紅沿河核電冷源安全管理和改進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近年來我國濱海核電發生多起由于海生物入侵引起取水口堵塞冷源事件,核電行業對冷源安全性高度重視,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通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術措施,雖然冷源安全總體可控,但仍面臨許多風險和挑戰。而核電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冷源承擔反應堆余熱導出的安全功能,冷源失效輕則導致凝汽器不可用觸發停機、停堆,直接影響機組安全性、經濟性和電網的安全性,重則造成核電核島安全廠用水系統不可用,甚至可能導致最終熱阱失效而引發核安全風險。因全球海洋氣候變化、廠址環境改變、初始設計考慮不足等因素引發的國內外核電廠冷源安全事件頻發,研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海濱核電廠冷源安全水平已成為國際核電領域面臨的重大共性問題,需要高度認識核電廠冷源安全的重要性,避免因冷源失效而引起核安全事件。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國內外冷源安全方面的專家和學者提供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通過研討,取得良好反響和效果,國內外專家加強了彼此間的了解,促進行業冷源安全的交流與探討,也開拓了國內核電廠冷源安全問題解決思路,后續將有助于不斷提高我國核電冷源安全水平。
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副司長史立山在研討會上發表關于冷源安全的重要講話。他指出,冷源安全事關核電安全,要從保障核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核電廠冷源安全的極端重要性,雖然我國在運核電廠冷源安全現狀總體良好,但仍需加強研究,提高預警和防范能力,并凝聚行業力量,加強技術攻關,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共同筑牢核電廠冷源安全保障防線。現將史立山副司長發表的講話內容以及會議主辦方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據本次研討會成果提出的關于核電廠冷源安全提升建議轉發各會員單位參考學習
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業委員會
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