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2019年“媒體核電行”活動啟動儀式上了解到,從今年4月中下旬起至10月中旬,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國防科工局牽頭,將組織多家主流媒體記者團深入核電企業和地方政府部門進行現場采訪,向社會公眾全面展示核電,認識核安全。屆時公眾可在各媒體平臺了解相關內容。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國防科工局大力推進核安全科普宣傳、信息公開和公眾溝通工作,努力防范與化解社會風險。啟動儀式上,國家核安全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聚焦核電安全,啟動2019年“媒體核電行”活動,就是希望充分發揮廣大媒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貫徹落實核安全觀,進一步深入開展全民核安全教育,進一步促進核電安全、高質量發展,引導公眾全面了解核電、主動認識核安全、積極參與核安全、自覺維護核安全。
世界核運營者協會(WANO)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核電機組的運行指標中80%以上優于世界中值,70%以上指標處于國際先進值區間,且呈持續提升趨勢。截至2019年4月,我國核電機組已安全穩定運行累計300余堆年,未發生過國際核與放射事件分級表(INES)2級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總體安全業績良好。
核電是國之重器,核電的安全、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有利于推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于促進節能減排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核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核電發展的生命線。
然而,部分公眾因為對核的了解不足,對其產生誤解,甚至產生信謠和傳謠的情況。國防科工局應急安全司副司長黃敏在啟動儀式上表示,核電單位此次就是“常開家門迎客來”,讓公眾了解和工作的進展程度,反應國家核能的發展,讓公眾了解合集核能企業所作的努力。
此次“媒體核電行”將前往秦山、寧德、海陽、紅沿河、大亞灣、臺山、福清、三門等核電基地現場采訪。此外,各核電企業也將組織公眾開放活動,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各核電企業官方渠道預約參觀核電廠現場。(信息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