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當地時間4月24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在例會上決定,如果核電站的“反恐設施”未能在期限內配備完成,將命令核電站停運。
據悉,已重啟的九州電力公司川內核電站1號機組將在明年3月迎來期限,屆時若設施未建成,即便處于運轉狀態也要停運。
反恐設施也被稱為“特定重大事故等處理設施”(簡稱:特重設施)。“特重設施”需建在遠離反應堆的地點,配備通過遠程控制使反應堆冷卻的設備。即使反應堆遭受飛機沖撞等攻擊,也能避免失去電源和冷卻功能。
在發生福島核事故后,建設“特重設施”成為核電站的義務,并設有建成期限。
但關西、四國和九州3家電力公司表示,預計包括已重啟在內的5座核電站10個機組的“特重設施”的完成將推遲1至3年左右,因而要求批準延期。延期理由包括需要大規模土木施工等。
在24日的會議上,原子能規制委委員指出“并非因自然災害等導致工期延誤”,決定沒必要延長期限。
此外5名委員還匯總意見,認為如果逾期未建成,導致核電站陷入不符合新安全標準的狀態,則不能使用反應堆。委員長更田豐志表示:“(因逾期)導致不達標狀態時,不能忽視核設施的運用。”
“特重設施”最初規定需一律在2013年新安全標準生效起5年內建成。之后由于審查長期化,規制委調整為在核電站主體工程計劃獲批5年內建成。(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