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新聞辦公室透露,該公司正考慮推遲部分國內核電機組試運行。該辦公室還稱,新核電機組的投運速度取決于國內剩余石墨堆(RBMK)的退役情況。然而出于供需方面的考慮,石墨堆退役進程可能會被推遲。
8月29日,據俄新社報道,俄羅斯能源部擬推遲部分核電機組商運時間,以防未來幾年國內電價上漲。
此外,在2019年初召開的一次政府會議上,俄羅斯能源部曾提議推遲庫爾斯克(Kursk II)核電廠二期項目1、2號機組、列寧格勒(Leningrad)核電廠二期項目3、4號機組以及別洛雅爾斯基(Beloyarsk)核電廠BN-1200快堆建設計劃。
俄羅斯將庫爾斯克核電廠二期項目及列寧格勒核電廠二期項目稱為“備用核電廠”,意指這兩個項目旨在彌補現有石墨堆退役后而產生的電力缺口。據悉,庫爾斯克核電廠的4座石墨堆計劃從2022年開始退役,列寧格勒核電廠的3座石墨堆則計劃從2021年開始陸續關閉。
Rosatom新聞辦公室表示,所有計劃未來10年內投運的核電機組均是為了替換俄羅斯能源網中的石墨堆。考慮到電力市場供需平衡的預測變化,現正根據最新需求對石墨堆退役時間表進行調整。
據了解,俄羅斯能源市場包括裝機容量市場和電力市場,兩者相互獨立運營。
電力市場定價存在競爭性,容量市場的電價由國家在電力供應協議框架下確定。而俄羅斯電力市場基于節點定價,即電價根據國內各地理節點或各地區單獨計算。
2018年,俄羅斯能源消費者協會(Association of Energy Consumers)預計,2020年Rosatom與俄羅斯電力用戶之間的供電協議支付總額將從2017年的1090億盧布(約合17億美元)增至2290億盧布(約合35.7億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達到峰值2400億盧布(約合37.4億盧布)。最新預估顯示,鑒于2018年Rosatom同意將列寧格勒核電廠二期項目2號機組(1200 MWe)及新沃羅涅日核電廠二期項目2號機組(1200 MWe)建設計劃推遲一年,2020年支付金額將有所降低,約可為電力用戶節省504億盧布(約合7.9億盧布)。
Rosatom旗下Rosenergoatom子公司與俄羅斯電力用戶之間的供電協議條款規定:核電廠的電費增長應與其發電容量增長成正比,并根據通貨膨脹進行調整,以確保Rosatom的投資回報率達10.5%。
Rosatom新聞辦公室表示,Rosatom不排除推遲國內部分新核電機組投運的可能性。
據俄新社報道,Rosatom準備推遲除庫爾斯克核電廠二期項目1號機組之外的所有新機組商運時間。屆時,該機組將成為俄羅斯首臺投運的VVER-TOI機組。
Rosatom稱,與VVER-1200設計相比,VVER-TOI設計采用數字自動化系統對項目建設成本和工期進行管理,從而大大降低了施工和運營成本。此外,Rosatom還在VVER-TOI設計中引入了新的技術解決方案,以提高電廠安全性和可靠性。
庫爾斯克核電廠二期項目1號機組已動工開建,并計劃于2025年投運。俄羅斯《生意人報》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稱,該機組將作為VVER-TOI技術的示范機組,因此對Rosatom來說尤為重要。
用戶支持推遲
俄羅斯電力用戶支持推遲國內新核電機組商運時間。
9月4日,俄羅斯能源消費者協會副會長ValeryDzyubenko在電子郵件中表示,推遲核電機組建設計劃不會引發國內發電系統和消費者能源供應方面的任何關鍵問題,反過來還可能會抑制財政負擔增加及電力和容量價格上漲。
Rosenergoatom計劃在2035年前投資8800億盧布(約合137億美元)用于國內新核電項目建設。目前,俄羅斯能源部已對Rosatom的國內投資計劃予以初步批準,但尚未做出最終決定。
截至發稿時,俄羅斯能源部尚未就俄羅斯可能推遲新核電機組建設計劃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