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rrnn9"></p>
      <noframes id="rrnn9"><pre id="rrnn9"><mark id="rrnn9"></mark></pre>

          <p id="rrnn9"></p><p id="rrnn9"></p>
            <del id="rrnn9"></del>

            <pre id="rrnn9"></pre>
              <p id="rrnn9"></p>

              <p id="rrnn9"><dfn id="rrnn9"></dfn></p>
                  <p id="rrnn9"></p>
                <del id="rrnn9"><mark id="rrnn9"></mark></del>

                世界核工業現狀報告顯示全球核電機組平均壽期為30.5年

                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業委員會 瀏覽 次 | 發布時間:2020/01/15

                 2019年世界核工業現狀報告(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Report 2019)顯示,目前全球核電機組的平均運行壽期為30.5年,且自福島核事故后,全球核電機組投建速率始終維持在極低水平。總體而言,報告對核能需求持懷疑態度。該報告發布于2019年9月,但在2019年底進行了更新。2020年1月7日于倫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就該報告展開討論。


                報告稱,自2010年以來,全球僅有37個核電項目開建,其中60%位于中國。作為該報告的兩位主要作者之一,Mycle Schneider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的確在核電建設方面成績卓著,但這屬于特例。福島核事故對全球核電建設造成了巨大影響,甚至導致2011年和2014年沒有任何新項目開建。即使在中國,新項目的開建速率也有所放緩。于2019年10月開工的漳州(Zhangzhou)核電廠1號機組是中國自2016年10月以來投建的首臺機組。

                據悉,該報告贊助方包括歐洲議會綠黨、海因里希?博爾基金會(HeinrichBoll Foundation)、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Foundation)、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atural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瑞士可再生能源委員會(Swiss Renewable Energy Council)等多家環保組織和實體。其中部分組織對核能持批評態度。該報告的另一位主要作者為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能源分析師Antony Froggatt。

                Schneider指出,全球核電機組的平均壽期每年持續增長,并在歷史上首次超過了30年。其中核電機組平均壽期最長的國家是瑞士。截至2019年7月,該國共有5臺機組在運,平均運行壽期為44.2年,不過,米勒貝格(Muehleberg)核電廠1號機組(390 MWe)已于12月20日永久關閉。芬蘭僅次于瑞士,核電機組平均壽期為40.3年,該國現有4臺機組在運。

                與此同時,中國核電機組的平均運行壽期最短。截至7月1日,該國47臺在運機組的平均運行壽期為7.15年。此外,法國58臺在運機組的平均壽期為34.4年,俄羅斯36臺在運機組的平均壽期為29.1年,而美國97臺在運機組的平均壽期則為38.9年。

                福島核事故引發對老舊機組的擔憂

                報告指出,福島核事故的爆發使人們開始質疑繼續運營較早投建的老舊機組是否明智。在日本福島事故發生后的第4天,德國政府僅基于運營年限標準,便勒令關閉境內8臺于1981年以前投運的機組。雖然其他國家并未效仿,但福島核事故確實對比利時、瑞士、臺灣等國家或地區的機組延壽計劃造成影響。報告認為,老舊機組的部件老化及由此引發的維護成本增加問題,表明繼續運營役齡40年以上的機組并非明智之舉。

                報告還稱,盡管核電機組平均運行壽期呈明顯上升趨勢,但在全球核電機組的平均關閉年限接近40年的同時,僅有兩年出現了壽期超40年而停運的情況:分別是2016年美國卡爾洪堡(Fort Calhoun)核電廠在運行43年后關閉、俄羅斯新沃羅涅日(Novovoronezh)核電廠在運行45年后關閉;2018年美國牡蠣灣(Oyster Creek)核電廠在運行49年后關閉,而俄羅斯比利比諾(Bilibino)核電廠1號機組則在運行44年后關閉。

                核能倡導者曾表示,核電機組的安全性能不會隨役齡的增加而退化,并且大多數國家的核電機組都在不斷進行部件升級,以設法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美國核能研究所(NEI)數據顯示,美國核電機組容量因子將隨役齡的增加而增加。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7月1日,全球共有417臺機組在運,凈裝機容量為370138 MWe。截至2020年1月1日,核能發電量占全球總發電量的10.5%。

                在建新機組

                報告稱,截至2019年7月1日,全球共有46臺機組在建,分布于16個國家,總裝機容量為44557 MWe,其中28臺機組的建設進度滯后于原定計劃。

                2020年1月7日,Schneider表示,報告的建設延期測算以承建商公布的正式開建日期至計劃并網日期為原計劃工期,而建設階段特指核島底板土建階段。

                報告指出,目前在建的46臺機組平均建設工期為6.7年,且多臺機組仍遠未完工。由于大部分進度正常的機組或為過去3年開建,或尚未到達開建日期,因此很難評估它們是否能如期完工。

                報告稱,在當前的在建機組中,有10臺位于中國,總裝機容量為8800 MWe。這10臺機組的建設進度較原定計劃平均滯后2.5年。

                 

                上一篇:法國核安全局針對1300MWe級核電機組10年期審查提出新要求
                下一篇:歐盟領導人對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表示支持

                  <p id="rrnn9"></p>
                    <noframes id="rrnn9"><pre id="rrnn9"><mark id="rrnn9"></mark></pre>

                        <p id="rrnn9"></p><p id="rrnn9"></p>
                          <del id="rrnn9"></del>

                          <pre id="rrnn9"></pre>
                            <p id="rrnn9"></p>

                            <p id="rrnn9"><dfn id="rrnn9"></dfn></p>
                                <p id="rrnn9"></p>
                              <del id="rrnn9"><mark id="rrnn9"></mark></del>
                              吾爱淫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