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站管道激光去污驗收標準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核電站管道激光去污驗收的場地選擇、測量儀器選擇、測點布置、測量方法、環境干擾因素剔除、管道吊裝、現場測量人員防護和設備防沾污等技術要求及規范。
本標準適用于核電站控制空間放射性彎管、直管和不規則彎管激光去污驗收的測量方案,包括場地選擇、測量儀器選擇、測點布置、測量方法、環境干擾因素剔除、管道吊裝、現場測量人員防護和設備防沾污使用過程中技術要求和規范。其它行業的管道激光去污驗收也可部分參照本標準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10252-2009 γ輻照裝置的輻射防護與安全規范
GB 18871-2002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GB/T 34138-2017 輻射防護儀器 環境、電磁和機械性能要求
JJG 393-2003 輻射防護用X、γ輻射劑量當量(率)儀和監測儀檢定規程
GB/T 10320-2011 激光設備和設施的電氣體 |
NB/T 20385-2016 核電廠大件吊裝通用技術要求 |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2.1 控制空間
核電站范圍內,為防止放射性氣載污染物的擴散,具有包容形式且小于300m3的立體控制空間。
2.2 管道
核電站放射性回路的管道。
2.3 管道去污
針對表面存在放射性污染的管道進行去污。
3 技術要求
3.1 外觀要求
去污后管道外表面要求無可直接剝離的污染物,內表面要求金屬底色可見,無明顯銹蝕。
3.2 測量要求
3.2.1 測量儀表
必須使用電站校準過的儀表。采用兩臺不同的儀表測量,相互驗證測量數據的可靠性,兩臺儀表測量差別范圍應在±5%以內。
3.2.2 測點選擇
采用對稱布點的方式,在管道兩邊出口各設置兩個測點。
管道外表面前后上下四個面各均勻布置測量點。根據管道長度可增加測點。
3.2.3 測量方法
在測量前必須將去污后管道單獨吊往廠房內低本底區域,減少環境本底對測量數據的干擾,。同一位置采用測五次平均值作為劑量率最終數據。對于管道洞口及內部,可采用延長桿和探頭進行數據采集。測量應符合JJG 393-2003 輻射防護用X、γ輻射劑量當量(率)儀和監測儀檢定規程。
3.2.3 管道吊裝
管道在施工和驗收階段都需要吊裝到指定位置,采用專用夾具或吊帶來進行。使用吊帶進行作業時,管道切口較鋒利位置需要采取措施保護吊帶。吊裝作業應符合 NB/T 20385-2016核電廠大件吊裝通用技術要求。
3.3 驗收要求
驗收的主要方法就是通過劑量率測量數據的對比來確定去污的效率和效果。
3.3.1 環境干擾因素剔除
環境本底、、儀器誤差都會造成測量數據可靠性的降低,測量應符合 JJG 393-2003 輻射防護用X、γ輻射劑量當量(率)儀和監測儀檢定規程,設備驗收的環境本底應盡可能低,以保證驗收數據的準確性。
3.3.2 現場人員防護
現場人員必須按照電站要求,佩戴相應電子劑量計,并在作業時必須嚴格防范放射性污染風險。電離輻射防護部分應嚴格執行GB18871-2002 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3.3.3 測量儀表防護
在進行接觸式測量時,應對輻射測量儀表包裹,避免儀表沾污。
征求意見時間4.3-5.10,意見回復郵箱:shinan@cgnp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