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消息,從國家原子能機構獲悉,昨日,國內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廢液玻璃固化設施在四川廣元正式投運。
這是我國核工業產業鏈后端的標志性工程,標志著我國已經實現高放廢液處理能力零的突破,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備高放廢液玻璃固化技術的國家。
據介紹,所謂“放射性廢液玻璃固化”,是在 1100 度或更高溫度下,將放射性廢液和玻璃原料混合熔解,待其冷卻后,形成玻璃體。而“玻璃體”的浸出率低、強度高,能夠有效包容放射性物質,并形成穩定形態。
所以這種處理方式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廢液處理方式。不過,這需要強大的工業與制造業基礎做支撐,此前世界上僅美、法、德等國家掌握了相關技術。
據報道,設施投運后,預計每年可安全處理數百立方米高放廢液,處理產生的玻璃體將被深埋于地下數百米深的處置庫,實現徹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