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22 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了《“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簡稱“《規劃》”)。
《規劃》明確了我國能源建設領域的發展目標。根據《規劃》,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左右;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0%左右;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規模累計超過2億千瓦;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常規水電裝機容量達到3.8億千瓦左右(2021年常規水電累計裝機3.55億千瓦);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負荷的3%~5%,其中華東、華中、南方等地區達到最大負荷的5%左右。至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 整體上,《規劃》的總體目標跟此前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和“十四五”規劃制定的目標基本一致。 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截至2021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10億千瓦,達到10.63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達到44.8%,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突破3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躍居世界第一。 《規劃》提到至2025年,要積極有序推動沿海核電項目建設,保持平穩建設節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電項目;要積極推動高溫氣冷堆、快堆、模塊化小型堆、海上浮動堆等先進核電技術發展。“十四五”期間,預計每年將開工6-8臺核電機組。抽水蓄能方面,至2025年,裝機容量將從2021年的3600萬千瓦增長至6200萬千瓦以上,年復合增速達14.6%,根據此前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30年,投產總規模將達到1.2億千瓦左右,抽水蓄能未來有望保持較高景氣度。另外,風電和光伏仍是能源轉型的核心,《規劃》強調了要全面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并加大電網投資來構建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型電力系統,特高壓輸變電線路作為重要載體將迎來新一輪加快建設。《規劃》還強調了要適度超前部署一批氫能項目,在國家政策大力推動下氫能全產業鏈有望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