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7日,美國核工業消息人士稱,美國能源部(DOE)向國會提交了一項計劃,根據多年承購協議,美國將斥資40億美元從國內采購低濃縮鈾(LEU),緩解一旦俄羅斯斷供帶來的影響,確保美國國內低濃縮鈾供應安全。該消息人士還透露,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已批準了能源部的計劃,并開始向國會工作人員通報情況,以爭取得到國會的支持。
美國市場俄鈾占比達1/5
美國能源部官員表示,鑒于俄烏沖突,能源部已經組建了一個內部工作組,討論低濃縮鈾的需求量。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鈾轉化和濃縮服務供應商,美國電力公司五分之一的濃縮鈾由其供應。
盡管來自俄羅斯的進口核燃料尚未受到制裁,但已有立法機構建議對此實施禁令,歐美電力公司也已主動采取措施,確保找到替代原料。
美國政府采取這一行動,部分原因是近年來美國國內核燃料循環產能有所下降。在2015~2020年間,鈾礦經歷了一段低價時期,大多數美國鈾礦企業都停止運營,美國唯一的鈾轉化廠也因鈾價過低而關閉。
但是,最近人們對核能又重拾興趣,部分核電廠關閉計劃被擱置,投資商的投資興趣日漸濃厚,加之俄烏沖突,這一系列因素共同推高了2022年鈾轉化和鈾濃縮的價格。普氏能源資訊(Platts)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大宗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數據估計,截至美國東部時間6月7日下午1時,本月交割給加拿大的U3O8鈾現貨價格為50.35美元/磅,較上年同期上漲56%。
西方核燃料市場加速“去全球化”
在6月6~7日舉行的世界核燃料市場(World Nuclear Fuel Markets,WNFM)會議上,有業內人士表示,西方沒有足夠的鈾轉化和濃縮能力迅速取代俄羅斯的低濃縮鈾供應。核燃料顧問克拉克·拜爾(Clark Beyer)稱,過去三個月發生的事件引發了核燃料市場明顯的"去全球化"。拜爾參考分離功單位(SWU)指出,西方國家確實沒有足夠的鈾濃縮產能來取代俄羅斯的供應。
俄羅斯Tenex公司是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旗下國有鈾濃縮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鈾濃縮和鈾轉化服務供應商。2022年2月24日俄烏沖突爆發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企業實施了制裁,但迄今未將核燃料列入制裁清單。
然而,歐美政府表示,正在考慮采取行動,禁止進口俄羅斯核燃料和部件,為此多家電力公司擔心,未來的核燃料供應可能會被切斷。
全球最大的鈾濃縮企業之一歐洲鈾濃縮公司(Urenco Inc.)銷售負責人柯克·斯科諾貝倫(Kirk Schnoebelen)表示,Urenco的市場前景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柯克稱,Urenco的股東包括荷蘭政府、英國政府和兩家德國電力公司,近年來,隨著市場狀況惡化,該公司一直在削減成本并裁員,但現在已經開始招聘關鍵崗位,為可能的產能擴張做準備。
西方的鈾轉化產能也很有限(鈾轉化是鈾礦開采與鈾濃縮之間的關鍵一環),不過業內人士曾表示,美國霍尼韋爾公司(Honeywell)旗下因鈾價走低而關閉的梅特羅波利斯(Metropolis)工廠預計將于2023年恢復運營。
拜爾表示,已開采鈾或U3O8生產工作所受影響最小。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美國政府的計劃包括,確保國內有濃縮水平達到商用堆運營商要求的足夠低濃縮鈾產能(U-235含量通常在5%左右),并確保為計劃在本世紀末部署的新一代非水冷堆供應所需的高豐度低濃縮鈾(鈾濃縮水平達到5%以上、20%以下)。
對政府措施的不同反應
美國政府計劃的重點在于依托多年承購協議,保證國內新的低濃縮鈾供應,以便核能生產商有信心更快地將這些產能投入生產。
在世界核燃料市場會議上,部分核燃料行業人士表示,美國政府的承購協議,尤其是高豐度低濃縮鈾的承購協議,可能有助于刺激美國目前無法生產的低濃縮鈾產品供應。
不過,美國ConverDyn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馬爾科姆·克里奇利(Malcolm Critchley)卻認為,政府的支持有利有弊,主要問題在于耗時太長,而且還帶有附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