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MOTIE)表示,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和實現碳減排目標,政府正在評估新建核電項目的可行性。MOTIE將自本月起開始制定韓國長期電力供應計劃,但未透露新核電機組建設計劃的更多細節。
自2011年以來,韓國水電核電公司(KHNP)一直計劃2027年12月前在韓國東海岸的盈德郡開建兩臺1500 MWe級核電機組,即Cheonji核電廠1、2號機組。為此,該公司在2017年就已完成了廠址約20%的土地購置。但該項目因上屆政府的棄核政策而取消,一同擱置的還有新荷娜(Shin Hanul)3、4號機組項目(APR1400)。
2021年2月,面對國內的反對聲音和潛在電力短缺的擔憂,韓國政府允許將新荷娜3、4號機組的建設許可證有效期延長兩年至2023年12月。這為本屆政府重啟該項目提供了機會。
2023年1月,KHNP獲準啟動新荷娜3、4號機組建設項目的初步工作。2022年12月,拖期已久的新荷娜1號機組投運,這也是自2019年8月以來韓國首臺新核電機組投運。新荷娜2號機組計劃2023年9月投運。
KHNP也在加速推進薩爾核電廠(Saeul)3、4號機組建設項目(即新古里(Shin Kori)4、5號機組項目)。KHNP透露,薩爾3、4號機組分別擬于2024年10月和2025年10月投運。截至2023年3月底,兩臺機組建設項目已完工86.9%。
根據韓國政府公布的2022~2036年電力規劃,到2036年,核電裝機將增至31.7 GWe。除了國內建設新核電機組外,韓國還設定了開發小型堆和到2030年出口10臺核電機組的目標。
韓國目前有24臺核電機組在運,總裝機24.65 GWe,核電在全國電力裝機結構中的占比約30%。
拓展閱讀:韓國核電“走出去”的野心有多大?——《中國核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