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凝聚行業共識,共促核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能源研究會特邀副理事長、核能專委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譚建生,代表中國能源研究會鄭重發起行業倡議——《推進核能高質量發展,開啟我國低碳發展新篇章》。
倡議具體內容如下:
1、堅守安全發展生命線
核安全是我們核能行業的生命線,也是國家和社會賦予核能行業的重大社會責任和基本要求。我們全行業每個公司、每個人需要共同努力,堅守安全發展理念,全面貫徹落實《核安全法》和有關法律標準,持續做好經驗反饋和改進,在選址、研發設計、建造運營、延壽退役等全壽命周期各環節、核燃料前端到乏燃料后端整個核燃料循環各鏈條,做好安全發展工作。
2、堅持創新引領新發展
當前,低碳技術經濟水平不斷提升,我們需要在現有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基礎上,繼續推進核能技術自強自立,進一步夯實產業軟硬件安全發展基石;積極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發揮核能在發電、供熱、制冷、制氫、海水淡化等綜合能源利用的碳減排作用;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潮流,不斷完善核能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基礎性、原創性核能技術的研發力度,提升核能服務國家“碳中和”戰略的能力,搶占全球核能利用高地。
3、堅持貫徹“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堅持構建核能科學發展生態圈,推進產業鏈協調發展。發揮核能產業高新技術引領作用,促進我國產業鏈提質增效,推進設計制造能力逐步升級,提升我國高端制造業的“走出去”競爭力,共同推進全行業核安全文化建設,加強從業人員技能培養,提升產業鏈供給側質量。
堅持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綠色發展。在產業鏈各個環節推進環保、低碳技術和產品應用,主動減少對資源的占用,把對環境的影響水平降至合理可行盡量低,全面降低項目全壽命周期的環境碳排放。
堅持高水平開放,進一步驅動國內國際兩個核產業鏈市場高質量發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在碳中和全球議題下,發揮各國優勢,推進低碳能源轉型大國、核能技術輸出大國、產業制造強國、鈾資源大國之間的市場、技術和標準的高水平合作。
堅持以人為本,推進共享發展。全面推廣生態核電發展理念,推進核電與社會環境形成共生、互生、再生的關系,和周邊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統籌規劃、相互作用、協同發展。
4、發揮核能獨特優勢,勇擔減排新責任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戰略抉擇。加速低碳轉型、推進綠色發展,是兌現習近平總書記“30.60”雙目標重大國際承諾過程中,能源行業所必須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面對全球艱巨的存量碳減排問題,和未來能源電力消費增長帶來的新增碳排放可能,加快核能等非化石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勢在必行。核能兼具能量密度高、出力可靠、碳減排效應好等獨特優勢,有基礎、有能力為實現這一偉大戰略做出更大貢獻。我們倡議,全行業共同行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進國內核電積極有序發展,穩妥開拓國際核電市場。
在喜迎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昂首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當下,讓我們核能行業相關方勠力同心,共同奮斗,制定更積極有為的核能高質量發展路線圖,助力第二個百年發展目標和“30.60”目標實現。
上一篇:《清潔能源產業協同創新倡議書》發布
下一篇:核能技術方向研究及發展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