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套處理能力為5t/h(噸/小時)的低放廢液熱泵蒸發工程樣機連續50天模擬料液運行試驗完成,標志著我國目前處理能力最大的低放廢液熱泵蒸發工程樣機研制成功,為后處理大廠低放廢液的蒸發處理開辟了新道路。作為主要承研單位,原子能院退役治理工程技術中心負責該樣機主工藝及設備的設計工作,并首次將磁懸浮式蒸汽壓縮機和強制循環蒸發技術運用到放射性廢液處理領域。
低放廢液熱泵蒸發工程樣機通過蒸發工藝,將90%以上的廢液轉變為蒸汽,經冷凝后排放,僅約10%的廢液最終形成蒸殘液。由于減容比較高,該設備可有效實現放射性廢液的濃縮減容,從而達到廢物最小化的目的。
樣機研制過程中,原子能院項目團隊注重對新技術、新工藝的采用。為了使設備輕便、小巧,整機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創新性地用磁懸浮式蒸汽壓縮機替代傳統油箱;為了使蒸發器換熱系數增大,更利于工程應用,加入強制循環系統。該樣機具備每小時5噸的處理能力,凈化系數可達10^5以上,處理每噸廢液僅耗能40∽45kW•h,為傳統熱泵蒸發能耗的1/15。
據悉,原子能院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已研發出一系列低放廢液熱泵蒸發處理產品和樣機,包括處理能力為5t/h、3.5t/h、1t/h的低放廢液熱泵蒸發系統產品,以及小型熱泵系統,可滿足大、中、小型不同規模的低放廢液處理工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