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日,由中國廈門大學能源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跨學科研究報告及中譯本《核能在限碳排世界中的未來》中國北京聯合發布會曁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與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電運行分會作為大會指導單位,核能專委會執行副主任委員盧長申帶隊參加并致辭,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常冰到會祝賀并致辭。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跨學科研究報告《核能在限碳排世界中的未來》,在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全球核電發展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以系統性的分析研究回答了核能發展面臨的幾大重要問題,包括電力低碳化是否需要核電、新建核電的成本及降低方案、行業和政府在發展新技術中的角色等。報告計算模擬了利用核電降低能源低碳化轉型成本的幾種情景,研究案例包括中國天津-北京-唐山地區和浙江省,并與美國和歐洲案例進行了對比,指出核電可以大幅降低中國能源低碳化發展的成本。該報告自2018年9月在英國倫敦首發以來,已經在法國巴黎、比利時布魯塞爾、美國紐約與華盛頓、日本東京等地發布,得到業界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廣泛關注。
在之前翻譯出版《核燃料循環的未來》報告的合作基礎上,廈門大學能源學院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中文翻譯版權,在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委會的支持下,全文翻譯了該報告,并且邀請研究項目主持人和報告主要作者專程來中國北京聯合發布原報告與中譯本,期望得到中國政府、行業、研究機構和高校的關注,為促進中國核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參考借鑒價值的經驗和建議。
來自行業協會、企業、研究機構、高校、投資機構、媒體等60余人參加了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