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20日,第二屆核電廠冷源安全國際研討會在遼寧大連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能源研究會核能專業委員會聯合蘇州熱工研究院共同主辦,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承辦。來自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學會、國內外核電及海洋領域近70家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大學18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核能專委會主任委員王禹民、中國核電發展中心副主任修炳林、中國廣核集團科技管理部總經理楊曉峰、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張志峰、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方建達、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昔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核能專委會執行副主任委員盧長申主持開幕式。
王禹民在講話中表示,作為一個跨學科的核電安全問題,冷源安全的復雜性、不確定性決定了其需要凝聚全球核電行業的智慧,加強技術攻關,廣泛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分享成功經驗與最新的技術創新成果,才能實現全行業冷源安全風險預警與應對能力的不斷提升,共同筑牢核電廠冷源安全保障防線。
修炳林表示,冷源作為核電廠最終熱阱,承擔反應堆余熱導出的安全功能。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冷源安全總體可控,但仍面臨許多風險和挑戰。為突破冷源安全領域重點關鍵技術,提升我國海濱核電廠冷源安全水平,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責任明確、嚴格管理、縱深防御、獨立監管、全面保障的原則,加強冷源安全管理,將確保冷源安全的方針落實到核電運行管理各個環節各項工作中,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
本次學術研討會涵蓋核電廠冷源安全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海洋生態冷源取水安全的影響以及核電廠冷源安全提升關鍵技術展望等多個方向的內容,重點圍繞核電廠冷源安全工程設計、安全技術研究、運營管理和裝備設施防腐防污研究等議題,以專家演講、學術報告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進行探討。
本次研討會收到投稿10多篇,安排24個主旨報告。來自法國電力集團、丹麥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金屬腐蝕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廣東省石油與精細化工研究院、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等大學、研究機構及相關企業,以及中國廣核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旗下核電廠冷源安全、海洋生態等方面專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研討會期間全場座無虛席,參會人員在報告之后積極提問交流,會后也和專家同行熱烈探討科研心得,參會者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國內外冷源安全方面的專家和學者提供了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通過研討,國內外專家加強了彼此間的了解,也開拓了國內核電廠冷源安全問題解決思路,將有助于不斷提高我國核電安全水平。